【随笔】月是故乡明
中秋赏月
Mid-Autumn Festival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里人会聚在一起,给远在异乡的亲人打电话,让一直绷着的心可以得到丝许慰藉。月亮作为一个寄托,承载在太多人的思念。接下来有两位朋友为我们讲述他们的中秋随感,让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佳节团圆 · 千里共婵娟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其中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不过,这时的“中秋”与“中秋节”不同,只是它单纯的月令时间,是八月的泛指,还不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此处之“中秋”实为“仲秋”,古时把四季的每个季节都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依次分别代指月份,仲秋就是指八月。中秋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也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每逢佳节
Mid-Autumn Festival
倍思亲
Mid-Autumn Festival
作者:江汝柏
以前的中秋节是非常快乐的,唯一的不快乐大概就是五仁月饼咬了那么多口还没吃完。吃上第一口五仁月饼的时候感觉甜中带着果仁的香气,第二口还可以,再吃一口,就有点腻了。然后只能闭眼眼睛硬着头皮一口一口把月饼吃完,然后发誓再也不吃。但凡说到快乐的事那必定是摇火把。
没错在我的家乡每年中秋节都会摇火把,只有在这天晚上大家舞动着火把才不会妈见打。离中秋节还有很久,小伙伴们纷纷开始准备制作 火把的材料。如何能让火把燃烧的时间更久,以及用什么样的形式火把,让大家绞尽脑汁。有用麻秆做的,有用柴油浸泡过的耐燃烧的木头做的,或者一种长在溪边不知名植物的干果实。
但无论哪一种都与我无缘,于是总去蹭邻家大哥哥的火把,他动手能力很强,做的火把不仅耐燃烧,火势也很大。天一黑大家呼朋唤友拿着准备好的火把来到广场,手用力地摇着火把,溅起的火星飞舞起来,不一会就变成了灰烬。火光映在人的脸上,红扑扑的。
手用力地摇火把,溅起的火星飞舞起来,不一会就变成了灰烬。火光映在人脸上,红扑扑的。柴油燃烧的黑色烟雾随着火把成了一道圈,燃烧散发出烟灰气更是让大家的热情更加猛烈。中秋夜火光照亮着土地,黑暗深处是火燃烧的声音。时过境迁,不知何时再能拿上火把,在广场上肆无忌惮地舞动着。
Mid-Autumn Festival
作者:张洮
小时候,想涨涨见识,就想出去看看,觉得哪儿都比故乡好。长大后,出远门了,见识也涨够了,却觉得哪儿都没故乡好。就连出来以后的饭局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儿啊,都会不约而同做同一件事,那就是介绍自己故乡的美食美景,奇闻逸事。正值中秋时节,明月高照,本应亲朋好友聚满堂,共享团圆时刻,对我们漂泊在外的学子而言却是奢望。
Mid-Autumn Festival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到了大流行的第三年,回国的机票依旧千金难求。有多少游子像我一样,20年初开始就一直没有回去过。虽说平日里繁忙的学业以及独立地生活让自己没有多余的心力去想这些,可每到节假日这种时候,思乡之情还是止不住地溢了出来。
今晚正好是个无云之夜,可以赏月。坐在窗边,攥着手里的月饼,轻咬一口,果然还是家的味道啊。望向天边的圆月,苦笑一声,果然还是没故乡的亮啊。明天,给家里通个电话吧,道声节日祝福。
END
文案 | 宣传部
排版 | 宣传部
审核 | 主席团
【解释权声明】
最终解释权归属汉诺威学生学者联合会(VCWSH)2022届执行委员会所有
【版权声明】
汉诺威学生学者联合会作为版权所有者。未经允许,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